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某音去种田 > 第六十六章 满载而归(2/3)
不着买太多”。

    “听村长说那是叫红薯?还能一亩地产6000斤?”

    “6000斤是一年的产量,红薯一年可以种植两次,一次一亩产量2000到3000斤之间左右”

    这话无疑就像在人群中扔了个炸弹,炸开了,

    天呐,那也很惊人了,一年亩产6000斤,哪里还会有饿死的人呐!

    “我还以为村长在跟我吹牛逼,泽林你可也不能吹牛啊”

    “这世上真的有亩产几千斤的庄稼吗?”

    村民们听着激动,但也心中存在怀疑,柳泽林现在手里又拿不出证明,

    “是不是真的,大家不妨试着种上些,等过上几个月自然就知道是不是真有那么多”

    说完,柳泽林几人继续往河里投放地笼,得赶快些回去,不然竹篓里的鱼要缺氧死了。

    村民们还有很多想问的,再一看人已经走远了,

    能治病又知晓天象,他家里的那些稀奇物件,还有今早村长挨家挨户的告知一些囤集食物的法子也是铁柱家的泽林想到的,

    柳家老宅有这样的子孙何愁不兴,也就是张老婆子鼠目寸光,那杨开来回来知道泽林这么有本事会不会后悔哦。

    不过这些跟他们无关,还有时间,他们得趁着麦粒还没有发芽,尽可能多的收回家炒干存放起来。

    很快五个地笼全部放置在各个出水口,

    满载而归,

    柳泽林几人顺着沟渠一路回家,中途几次将鱼篓在水里泡上一会,防止缺氧翻肚皮。

    水缸还是小了,今天抓的除了黄鳝是放在盆子里养着,其他的鱼大大小小满满当当的挤在水缸里,明天还要接着去收地笼,根本不够放,

    柳铁柱,陈银花跟兄妹几人一合计,在院墙外面挖一个大坑。

    趁着天色还早,柳泽林背上铁锹,就去外面选个位置就挖,泥土经过雨水的浸泡变得松软,不费多大的力气就挖出一个坑,

    既然没那么难挖,这次干脆就挖大一点深一点,

    柳铁柱,柳泽平没有异议,柳泽林说什么他们跟着做就是了,

    父子四人挖的热火朝天,陈银花的声音从院内传来

    “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