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现场。
两人来到一处压合线。
“我技术水平达到七级工之后,一边正常工作,一边跟着师傅学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这里是压合比较薄的钣金的生产线,那时候国家需要厚度为三毫米的大面积钣金,可我们的压合技术比较落后,做出来的钣金有两个问题。”
“一是钣金不规则,不够平,二是每次压合出来的钣金厚薄不一。”
“当时车间创立了一个团队,专门攻关这个技术难题。”
“我和我师傅作为钳工加入团队中,历经十三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又用了三十一天,彻底解决了钣金不规则,厚薄不一的问题。”
胡唯中指着一处压合台,脸上露出笑容:“那个压合台底座,是我和我师傅一起做出来的,之后磨修工打磨成型。”
陈建业没有说话,心中很是震撼。
在轧钢厂一车间,真的有那么一批人,扎根基层,挥洒汗水,只为突破一个个技术难题。
他相信,像胡唯中这样的技术能手,绝对不止他一个。
而是遍布轧钢厂很多角落。
甚至遍布四九城,遍布全国。
他们如同一粒粒小型火种,为国家的建设,散发微小的光和热。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国家永远不会被人卡住技术的脖子。
前方有难题,攻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