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再次被点燃。
文人雅士们纷纷提笔,眼神中闪烁着对家国深沉的热爱和无限的憧憬。
笔尖轻触纸张,仿佛是心灵与国家山河的直接对话,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李逸轻移步伐,如行云流水般趋近沐辰,其声低回,蕴含着深厚的敬意:
“沐兄,首次相遇便感知君胸中必定藏有经纬天地之才,
遗憾今日未能领教沐兄关乎国计民生的深邃洞见。
此刻,此地风云际会,恰似天赐良机,供英才抒发胸中万丈豪情。
恳请沐兄,以诗寄情,如何将满腔热血与家国深情,
化作笔下灵动的诗行,唤醒沉睡于世人灵魂深处的共鸣?”
沐辰微笑着摆手,谦逊之态尽显,其语含蓄,透露着自知之明:
“李兄过誉了,今日盛会,集四海之精英,于我而言,
学识尚浅,怎敢在众多高雅之士面前卖弄?
我更愿作壁上观,静心欣赏各位贤士佳作,从中汲取养分,已是极大的荣幸。”
言毕,他优雅地退后一步,微笑中透露出淡然超脱,
甘愿扮演那股推动浪潮前行的清风,而非浪尖上的斗士。
此时,李逸身旁的青年才俊们,或是受现场激情氛围的煽动,或是青春热血的驱策,
纷纷发出了夹杂着戏谑与挑战的议论,声浪迭起,打破了先前的平和宁静。
“哎,沐兄,谦逊诚然可贵,但过度谦卑,岂不等于默认自己技不如人?
诗会本就是英雄不问出处之地,只以诗文论英雄。
如此避战,难道不令人疑惑,那传闻中的满腹珠玑,是否真的存在?”
一人挑眉,语带讥诮。
另一位紧接着发言,挑衅之意昭然若揭:“的确,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不在这样的场合展现自己的才华,世人又怎能知晓你的名字?
难道,是害怕笔下无神,反成笑料?”
更有甚者,冷言冷语,尖酸刻薄:“诗会乃百家争鸣之所在,藏着掖着绝非君子行径。
我等虽年少,也敢斗胆献丑,沐兄若有真才实学,何不一展所长,让大家开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