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南心中五味杂陈,但细思之下,东古域各国君主的行事作风,又有谁会自找麻烦,将对抗西元教会视为己任?连那天兵阁的几位合道至圣也是深居简出,守护山门。
侍卫前来禀报,曲通天、汤怀刚求见。
夏仲南请他们进来。
二人先向夏仲南和徐倩行礼:“参见国主!参见王后!”
然后转向三人:“见过三位前辈!”
夏仲南问:“有何贵干?”
汤怀刚答道:“听说宫中有三位高人莅临,众臣都想前来聆听教诲!”
夏仲南笑着责备:“你们这些人,真是会找时机!”
曲通天恭维道:“还是国主威望高,能请动三位至尊前辈驾临大夏,这是我们大夏的荣幸!”
辛子庄提议:“既是飞将军的臣属,我们何不赐予他们一场机缘呢?”
数位合道至圣聚首,自然会谈道论法。
汤怀刚和曲通天等臣子听说有三位合道前辈来到皇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来与夏仲南论道,于是纷纷兴致勃勃赶来,哪怕只是旁听,也能获益良多。
辛子庄理解他们的意图,也颇为大方,愿意让夏仲南的臣子们旁听他们的论道。
夏仲南说:“此处空间狭小,还请三位兄长移步金銮殿,我再与三位共论大道。”
曲通天和汤怀刚连忙告辞,安排大臣们齐聚金銮殿。
待夏仲南等人到达时,金銮殿已座无虚席。
辛子庄、韦宗扬和明仁岳各自选定主题,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见解,随后夏仲南和其他人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和讨论。
他们每人主讲一天,过了三天才告辞离开。
大夏的众多臣子们听得如醉如痴。
夏仲南能感觉到,这次能聆听几位至圣讲道论法,使得臣子们对大夏的归属感大大增强,武国的烙印正逐渐淡去……
在古老的埃拉西亚王国,众多王朝更迭,秦始皇虽铸就了广袤的统一帝国,然而人民并不自称为“秦之子”,反倒是崛起的亚瑟王朝,令无数子孙在千年后仍骄傲地自称“亚瑟之人”。
夏仲南,作为大夏帝国的奠基者,同样承载着这样的愿景。他幻想,即使大夏帝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