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持有序攻击的基础,哪怕再不合时宜的战阵,在军事上的意义也远远超过了一窝蜂散漫群架的军事部署。
比如,正面战争接触前的弓弩消耗,和骑兵对侧翼的保护,以及重装步兵对战阵核心部位的护卫。
再比如,击鼓前进,鸣金收兵,后退时逐次的掩护,避免撤退变为溃退…
这些是对战斗人员体能控制的调配,也是战争的本质。
所以,战阵是冷兵器时代将大量军人捏合成战斗机器的模具,是巨大的血肉磨盘。
而个人勇武在庞大、严谨的军阵面前,作用便开始逐渐下降。
这也是为何古语云“为将之道,在于用阵”的原因。
然而,想要各种战阵在军队中做到令达必成,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部分的军队,熟悉套阵法,已经算得上精锐了。
但是,高顺对陷阵营的要求,可不是精锐那么简单,他心目中的陷阵营,必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所以,高顺要求陷阵营必须条件反射般的掌握二十余种战阵。
而这,无疑对每一个陷阵营军士的耐力、反应力和执行力,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校场上,战阵依旧在不断变化,八百陷阵营军士,仿若机械一般不知疲惫。
雨幕中,一名将领装束的汉子从校场外跑来,他快步登上高台,至高顺身侧抱拳道:
“将军,郝将军派快马来报,截获一封吕贼撤军军令!”
闻言,一向古井不波的高顺,都露出许些振奋之色。
这一天,他等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