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年后。”
六亿年和三亿五千万年内是个差距过大的数值。
时晴解释道:
“但大气的成分容易受到生物的影响。生物圈的运动会极大地干扰判断。”
李明都不能确信。
“其次,不定型们的星球上只存在一整块大陆,是吗?”
时晴列举了第二项证据:
“一整块大陆,在教科书里通常叫做超大陆,也就是你说的盘古大陆。不过盘古大陆只是历史上存在过的超大陆之一。我们的地球四十六亿年来,已经几度分裂,又几度聚合了。譬如盘古大陆,大约形成于古生代末期,接着在一亿八千万年前开始解体。而在人类对板块活动的预测中,我们通常认为从今天开始的两亿五千万年后,会形成一个新的超大陆。这个超大陆同样会涵盖现在地球上存在着的所有的陆地。通常来说,那个大陆,我们会称之为终极盘古大陆。我想,你可能就是在一块终极盘古大陆上生存着的。”
李明都略有犹豫。
“而你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结论,不定型们似乎认为七亿年后,海洋会消失?”
这个结论,李明都记忆犹新。这是他醒来不久的迷茫时期中,栀子对他说的。
“地球物理的研究者们在很早以前,也有个结论。”时晴说,“地球的变化取决于地核的活跃程度。地核的活跃程度越高,磁场就越强,板块运动能力就越强,它就越是生机勃勃。由于对地球内芯的估计不同,结论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个结论是,地球大概五亿年后,地核就会逐渐变冷,进入到衰退期。另一方面,海洋地壳其实是在向大陆的下方移动的,或者说,大陆总是会运动在海洋的上方。一者往上,一者往下,从而形成了大陆与海洋的高低结构。但也因此,在大陆迁移的过程中,海水总会有一些永久性地被压在大陆的深处。一种估计认为,约十亿年后,海洋质量的三分之一会被俯冲到地幔。而光解的进程,可能还需要未来的数亿年的时光流逝。这与不定型的结论稍有出入。”
“这只是稍有出入吗?”
李明都不理解。
“这差距已经很大了吧!”
时晴说:
“对于未来的预料是不可确知的,何况是数亿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