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科幻小说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六十二章 上探(4/7)
,我得登天几次。”

    地面与天空依靠丝弦完成上下的通联。为了弥补整体运行的效率,生态圈基于环境的特别性,也承载了约一成维护耗材的产出,它便与太空站存在物流运输关系。

    人形机器人在生态圈的工作主要是各类杂务,譬如说表壳清理——简称擦窗户,也有维护修理——简称修管道,其中并不包含物流运输。

    物流运输是由那些长成长方体、类似汽车的全封闭运输机器人负责的。

    但想要混进去绝非不可能。

    李明都躺在浑浊的废水中,一边焊接大型管道的缝隙,一边兴致勃勃地想道:

    “原因也在于人手的紧迫。”

    相比起奇形怪状的功能性机器,动物形、尤其是人形的机器趋向于泛用性的分类,手和脚决定了它们可以使用人类制造的(也就是现在的机器人所制造的)绝大多数工具。

    他一定是有机会的。

    果不其然,约是三日后,就出现了第一类生态圈人形机器代替运输机器,使用非智能运输车进行物料运输的活动。

    确认这一现象后的李明都立刻联想到了管理机器的运作逻辑。

    机器卫星上的一切都由机器人在经营。管理、或者说资源的分配,系统资源的配置,选择哪些人去哪些地方,计算先做什么事后做什么事,本身也需要资源,这就是管理机器的由来,它们从网络中收集信息,统计信息,计算信息,计算需求、计算供给,然后进行对未来的规划。

    在宽松的年代,机器人在换岗时需要经过复杂的检查。在紧张的年代,资源配置的工作被简略了。

    管理机器把机器人从一个领域调用到另一个领域的选择非常单纯,他们不接受机器申请,正常来说,机器人也不会主动申请。首先,这群管理机器是看档案,档案里包含了既往检查中,机器个体现状与出厂设计标准值的偏差,有合用(合格)与不合用(不合格)之区分。

    这不属于机密信息。

    他查阅了自己的档案,算了算偏差点的数量,就知道自己是在合用批。

    其次,这群管理机器会按照工时排序法,优先选择当前情况下闲置最久的机器人。正常而言,差不多的机器人完成工作的时间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