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科幻小说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二十二章 公元第一千六百万世纪·人类世中期(2/8)
器开始报废时,这个机器的数量是多少呢?

    十三世纪初,意大利数论家斐波那契创造了一个着名的序列描写它的增殖速度,大概在第六年半,它的数量能够布满整个地球的表面,因为机器会报废,所以需要大约三十年到四十年的时间,它才能消耗掉宇宙已知的大部分质量。

    这个数据未免太过惊人,不妨先让它大部分情况下同时只能组装一个机器,接着把它的组装时间延长到十年,接着需要暖机十年才能生产自己,换而言之足足需要二十年才能进行再生产,作为补偿,把这种机器的寿命延长到一百年。相比起十年的两个月,一百年的二十年也足够低效了。但就算这样,充斥整个宇宙的时间也不会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

    因此,如果存在这种机器,只要存在这种机器,并且只要这种机器可以宇航,哪怕只是最慢速度的、像是海中漂流一样勉强到达……那么它是不是早该充斥整个宇宙,至少整个银河系所有固态星球所在的地方都该有它的存在?乃至于每个星球的表面都会留下它的痕迹。

    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没有发现过这种机器的存在。也许这已经证明了这种机器是不存在的。人类也不可能发明这种机器。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想,相似效率的自复制机器在动物界中早已自然发生了。

    前一种效率较高的机器被叫做兔子,而后一种效率较低的被称为人类。

    在一部分机械唯物论者的眼中,这两种机器都是同一种东西的外壳。

    那个东西叫做基因。

    公元第一千六百万世纪,在大火十三出生的奔马已经一百六十岁了。

    上一次回到故乡已经是九亿年前的事情。那时候的大火星已经熄灭了六亿年。它的伴星大火二也已经走到了渐近巨星的最后,经过数百万年急遽的膨胀,最终燃尽了自我。两度绽放的星云都已消失在广阔的宇宙中,如今留在太空中对望的只有一颗中子星、一颗白矮星,还有一个冷清的世界。

    大火十三是大火这一双星星系中第十一颗被命名的行星,它是大火二的第六颗行星,也是在两度新星爆发后唯一的幸存者。

    从严格意义上讲,奔马并不是大火十三人,因为他是在空间站上出生的,也是在空间站上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