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想要重塑大火十三生态的愿望。
这次倡议只有一票弃权一票否决。
但重塑行星生态对于技术工业能力都有限的同乡会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对整个大火十三进行了一年的全面测定。测定的结果好坏半参。
在第六座空间站落成以后,小型的穿梭机离开指寅号的小型机港,载着奔马等二十来人组成的考察团,飞落大火十三的表面。
在第九十世纪过后,星际的航行就像飞机在大气层中的升落一样已经变成了安全的不需去考虑风险的事情。
在重辐射的复杂地形上行走也只需要加装模块。
奔马小心翼翼地张开自己所有修长的肢体,让定准光线扫过自己的每一部分,留下立体的舱外航天服。等到气闸打开后,荒芜的地表便映入了他和他的同伴的眼帘。
六亿年前的太阳如今只是遥远世界的一点白光,天空的上方那些依稀只能看见轮廓的尘埃碎片们像是一条浩荡的大河。
“还是指寅号里更温暖。”
一个队员轻盈地抬起了自己的两个前肢,轻轻一蹬,于是他整个人向前飞去了数米,落地的时候,扬起了质密的尘埃。
相比起过去的超级行星,现在的大火十三无疑轻得多。
“不要乱跑。”
同乡会的秘书长在局域网里严厉地说道:
“我们现在应该是在原来的中央城市一片。这里可能还保留着原始的痕迹,没准还有当初的大战装备。”
“原来的地壳都被烧却了。”那个队员笑了起来,“怎么、还能有电浆突然喷出来把我打死吗?”
“在早期殖民阶段,”秘书长走在前头,整个外出的考察团都跟在她的身后,“这里有插入地幔的控制井。控制井本身足以抵抗万度以上的高温。现在它们应该成为地层的一部分。”
奔马在队伍的中间认真地倾听,他不是真正的大火人,对这些并不清楚。
“当时地表温度没有那么高,很多建筑物都能留存形状,也许在某个地层里可以找到城市的痕迹与纹理。里面说不定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不过尽量,我的意思,我们还是不要破坏这里的形状,这里留存的证据可以用作法庭上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