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从有道明君,方可得到善终!彭举深以为然,重谢先生,然后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开始举事。后来见到吉义,彭大举十分佩服,暗暗认定这就是自己所要跟的明君了。
吉义见到彭大举亦十分看重,认为此人见识不凡,有德有才,可以委以重任,故此让他独当一面,先攻饶州,再向安徽道首府安庆府方向进军。如遇成山宰的援军,彭大举所部需要当先与之交锋,顶住一段时间。其余各家义军合攻九江,如能拿下九江再一齐向安庆进军。
这时候彭大举率部来到新昌县昌南镇,见到这小镇以烧瓷为业,倍感亲切。又发现其瓷土材质优良,非同寻常。于是就有了打算,自己将来要是能够帮着明君平定乱世,必来这里重操祖业,传给子孙。
再说粤西义军首领陈固,也是个富家子弟出身,却也成为引领下层民众起义的领袖。陈家本是广州的倚郭县——番禺县里屈指可数的人家。
广州最初就叫番禺,后来广州成为州府,番禺之名给了郊县。到了本朝,南粤之地要划分为南岭、南海两道,这就很不好分。因为广州正好位于两道中间,而且是两道合起来唯一的大城,如果划给东北面的南岭道,那就显得南岭道太重,而西南面的南海道太轻。反之亦然。除了广州之外,南粤之地别无大城,仅次于广州的只有潮州、端州两城比较大,但是分量都不太够,别的循州、韶州、梅州、高州、雷州、崖州等等,全是很小的城,更不够格做道府。
别的地方还好分。比如闽越之地,原为福建道,要分为两个道也好办,因为闽北有福州,闽南也有泉州。泉州的分量比福州有过之而无不及,把闽南划为漳泉道,以泉州做首府即可。闽北依然叫做福建道,因为福州和建州都在闽北。
又如巴蜀之地,要划为两个道,天然就有两座大城,成都和渝州,可以分别做西蜀道和东巴道的首府。
又如黔中之地,北有播州,南有贵州,分别作为黔北道和黔南道的首府很合适。
又如云南之地,东有昆明,西有大理,分别作为云南道和三江道的首府很合适。
又如河东之地,南有太原,北有大同,分别作为河东道和云雁道地首府很合适。
也有少数地方不好分。比如中原之地,大城太多,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