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都是给我老朱家干活的长工。
而你们这些当官的,就是给我们老朱家看管那些长工的人而已,千万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他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他容忍不得那些当官的敢贪污,就像地主容忍不了家里面的长工居然敢偷自己家里的粮食一个心态。
而那些当官的则不是这种心态,当官的估计是圣贤书看多了,就觉得像我们这些当官的是跟君王共治天下。
所以君王享有的一些权利我们不能说全部都享有,但总得给我们一部分吧,要不然我们干活没有动力。
这就是当初朱元璋跟当官的基本矛盾,在这个基本矛盾之下,一开始当官的还是有那种心态。
那就是你朱元璋再能耐,你不也是一个人吗?你离不开我们这些当官的,那你总得掂量掂量的吧,绝不可能说来一个鱼死网破。
这就真的是天真了,之后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朱元璋还真就敢杀,给那些当官的来一个什么叫做你们天真了,所以才上演了那么多次的大案。
案子过后的确是爽快了天下官员,即便是想要贪污,那也只能偷偷摸摸的,而且可能真的是如陈寒自己所猜测的那样。
陈寒当时就猜测,朱元璋可能是真的放纵那些贪官污吏的。
因为他的放纵,所以才有了那些贪官一直不肯收手,因为他的放纵,让天底下那些百姓只知道怨恨贪官。
因为朱元璋这个皇帝别看没有读过那么多圣贤书,甚至要比很多历史上的那些皇帝的成分都要低,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手段是极为高明的。
他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天才人物,他用《大诰》这种形式类似于大字报,让老百姓们可以知道律法,虽然写的并不是很明了。
而是以插图的形式把朝廷办理的比较著名的案例,以图画的形式画在大诰上,然后发给老百姓们看。
可是他也知道,天下老百姓识字率相当低,估计也就只有百分之一二的样子,那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推行了,那怎么办呢?
简单,它发明了一个特别让人拍案叫绝的推广方式,也是一种所谓的营销方案吧。
比如你这个人犯了罪的话要抓你,首先当官的很有意思,先不给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