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274章:蛋白质与灵丹妙药(4/5)
留开诊。

    逐渐铺开的医生队5也让1些事情得以推行。

    1921年,由细菌学家阿尔伯特·卡米特和兽医卡米尔·介林研发的可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卡介苗第1次被接种到人体中,并在后面的3年里接种了2百余名婴儿并预防了结核病,得到了检验。

    1924年,他们公布的研究成果,巴斯德研究所开始大规模生产疫苗并将其分发给世界各地的众多制造商。

    1926年,上海医院从法国引入卡介苗菌种,并开始在本土生产。

    1927年6月,中枢政府发布了《卡-介疫苗推广方案》,开始强制推行卡介苗的接种。

    然而,卡介苗是1方面,药物就又是1方面了,各类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也是医疗事业进步的关键。

    1918年,湘雅医学院的学生汤飞凡发现了青霉素,随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但菌种的限制依然极大的影响着青霉素的研发工作,近十年间,全国多支团队都困顿于此,若非左念微力排众议,恐怕他们都已经解散了。

    与之相同的还有云南医学院和广东医学院的链霉素研究团队,都在奔波于搜寻优良菌种的道路上。

    相比之下,另1种药物就要更容易1些了,也就是磺胺类药物,人类在2战前便大规模使用的消炎药物。

    1916年,根据左念微的描述和要求,化学家范旭东成功合成磺胺,随后开始了相关的药理研究。

    磺胺经由由乙酰苯胺经氯磺化、胺化、水解、中和制得,其制作工艺并不算复杂,容易普及,不过磺胺本身存在较大的毒性,因此1般都是合成药物使用。

    到1925年,上海医学院和上海制药厂、荣安制药公司等公司共同开发出第1款合成药物——“定风温”(百浪多息,prontosil),用于肺炎治疗。

    至此,磺胺类药物开始出现在世人眼中,各国科学家纷纷对此进行研究,不过两3年时间,便涌现出上百种合成物。

    1926年,荣安制药公司研究室又与巴斯德研究所联合研发了“舒乏定疾”(磺胺嘧啶,sulfadiaze),其属于广谱抑菌剂,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