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但随着工业能力的恢复,德国人也开始关注大型水面舰艇。
最高委员会中部分人以及工人海军并不认为“国际革命”会很快的到来,而在此之前,德国不可能放弃海军,潜艇的潜力有多大,所有人都很清楚,因此海军不可能只有潜艇。
基于此,德国重建了两艘马肯森,并陆续建造了几艘大型舰艇,但大型水面舰艇在间战期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这方面的技术断代难以弥补。
德国本身的情况又属于非常尴尬的那种,就造舰的综合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外交环境也很糟糕,英法意都不用想了,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至于美国,虽然历史上罗斯福支持卖给斯大林战列舰,但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还不如意大利有戏,而德国就更不可能了,苏联对美国的海军威胁可没有德国这么强烈。
遍数一圈,德国人发现也就中国既有技术,也有意愿去做这件事,因此,双方之间慢慢就有了更深入的接触——
德国希望从中国这里获取到完整的先进的战列舰的设计。
更重要的是,德国人还能够拿得出中国所需的技术,这一点也很关键,有些东西钱是买不来的,正如斯大林的那句话“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美国购买军舰会受到这么大的阻力,我们准备花一亿美元来建造战列舰,并且支付现金如有必要,我们甚至可以偿还1917年以前沙俄政府以及资产阶级政府对美国欠下的战争债务。”
讲真,这个对美国来说确实有不小的吸引力,毕竟一战的赔款,美国真没捞到多少,俄国革命不还了,英法则拉着所有欧洲国家赖账,为此美国甚至成立了“世界大战外债委员会”。
一战的债务,你带嘤愣是到一路到2015年才还完,真·百年贷款。
本位面也差不离,中国的情况稍好一些,对同盟国的贷款虽然没要到钱,但压根没亏本,一战后中国从德奥两国低价抄走了12万台机床、260万页技术资料、2200个仓库、917座高炉、平炉以及先进的电炉等等。
但对于英法等国的欠债,中国也只好跟美国一道搞外债委员会慢慢要了。
等到了经济危机期间,为了缓和经济,中美发表了《债款延付宣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