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先进的经验,自行摸索也同样不耽误。
而对于航母的发展,德国也更青睐装甲航母,以期获得足够的生存能力,但在这方面,工人海军的进展还是比较有限的。
非不为,实不能为也。
德莱特少将在见到国防军提供的图纸卷宗之后,立即开始翻阅,而海军部代表单启云则在一旁陪同。
这位少将指挥官曾担任过“红色基尔”号的航海长,也参与过“七月革命”号的重建工作,对于大型舰艇还是有着一定的认知的。
“不错的设计,只是被关在了笼子里。”德莱特点了点头,似乎是表示了肯定。
不过,仅从这上面,德莱特并不能得知黑龙江号的电气设施、火控计算机和雷达等技术的具体情况,而从舰体设计来说,其较低的干舷和较差的稳定性很显然不能够满足北海的作战需要,但其动力系统的布局、防护的设置等都是值得关注的。
很快,德国人又提出了上舰参观的请求,而海军也没有拒绝。
“当然没问题,德莱特先生,我们会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供各位参观我们的舰船。”
在简短的对话之后,单启云与众人一道送德国人离开外交部,目送其登上轿车。
“伍部长,德国人看起来诚意很足啊。”单启云望着远去的外交部车辆。
“军部对于此次交易的看法呢?”
“如果德国人愿意将那套雷达拿出来,这场交易并无不可。”
作为曾经的战列舰主官,单启云很清楚这样东西会对海军,尤其是战列舰部队造成怎样的影响。
国防军自然不比日本那样变态,不会把观测员当成纯粹的工具,自然也不可能有那么离谱的“肉侦”能力,同样的,这样的正常的思维链路也会让海军自然而然的考虑到科技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话再说回来,德国海军如今看起来还算是不急不躁,但陆军那边的动作可不小。”
“怎么说法?”单启云看着一旁的陆军代表,问道。
国防军的三军关系在各国中都算是比较好的了,一大原因就是三军都是左念微一手带出来的,而左念微在军队中长久的保持着影响力。
各军之间的嫌隙较小,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