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372章:唬“鹰”(3/4)
题,叛乱屡禁不止。

    英国在仔细考察一番之后,认为扶持日本的价值有限,因此转变了路线,一面自然是支持日本的军队建设,一面试图以此扭转美国的态度。

    远东一直以来都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常年保持着远东最大或第二大的海军力量,剩下的列强都只是享受着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而已,因此英国自然也是最有意愿在远东布局的人。

    而美国的态度则完全相反,两国在这方面的关系亦是如此,经历了一个从竞争到提防,再到合作的过程,但真正实现的只有前两个阶段,10年代初到20年代初美国太平洋舰队前移至夏威夷的时间段是太平洋最紧张的时期,军_国道路上的中国敏感而激进,大棒外交指导下的美国敌意满满,太阳仍当空的英国不容置疑,三方竞争与提防导致了无数的冲突。

    然而,二十年代中期,美国海军重新退回西海岸,中国消除了军_国制度的威胁,而大英帝国也日薄西山,虽然一战后尚能对美国表现出“远东是我的事,你别来碍事就行”的态度,在一切的战略中表现出一副“仲裁者”的模样,除了威慑中国和美国,他们同样考虑如何调停中美的矛盾。

    但从三十年代初开始,英国产生了将n太平洋舰队作为不列颠远东防务中更积极因素考虑的转变,即欧洲局势变化让rn不得不面对“第三次海洋战争的可能”的时候,英国很有可能一艘战列舰都无法维持在远东。

    而rn也认为,其在1933年的备忘录里开始提出依托新加坡和澳洲存在的破交舰队很有可能有n的舰艇参与,后续版本则进化到了由raf与陆军守卫新加坡,舰队打击太平洋方向来吸引中国注意点一种以攻代守的策略。

    当然,这些事情依然是皇家海军的纸上推演,而在现实中,他们既没有与美军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也没有什么加强工事或者增兵的实质性举措,整个远东的防务体系仍然处于费拉不堪的状态。  换言之,英美结盟只是皇家海军的自娱自乐,没有人能够保证美国人会参加这场战争。

    只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并未向日本那样咄咄逼人,这就让英国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英国确信,如果德国有动作,美国绝不会置身事外,只是这一步或快或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