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374章:花瓶是怎样炼成的(2/5)
胁也并不比陆军大多少,夏威夷孤悬海外三干公里,如今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够在这样的距离下实施轰炸。  而海军则不然,海军力量的增长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敏感的。

    在三十年代,各国纷纷开始了大型巡洋舰的设计工作。

    英国正计划设计一艘20000吨,装备3座四联装234舰炮的大型巡洋舰,不过很快英国人就发现这根本不可能实现,因而将其调整为23000吨,3座三联装234舰炮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33节的航速以满足需求。

    而美国亦有类似的想法,罗斯福总统显然是支持设计大型巡洋舰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伦敦条约冻结了巡洋舰的建造,无论是重巡洋舰,还是轻巡洋舰,中美英三国都无法补充。

    另一个方面,德国的红色基尔号确实给了美国一定的压力,虽然由于设计缺陷和动力系统较为落后,31节的最大航速并不能长久维持,但如此威力与航速的结合,其威胁性并不小,更何况德国如今还在建造新的战列巡洋舰,同时也在计划着针对红色基尔号进行改进设计。

    不过,光凭这两点尚不足以让美国海军认可这型巡洋舰的设计。

    因此,左念微就计划着给美国人上上强度。

    从伦敦条约签署以来,国防军对于造舰计划的保密程度就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基于条约的沟通渠道依然存在,但已经变成了“只有我告诉你,你才能知道”的摆设。

    与华盛顿条约不同,伦敦条约不再限制舰队的总吨位,但签约各方既然决定签约,也就在心中产生了一种博弈。

    如今这个博弈由中国率先打破,两艘重型航母的计划公布之后,美国迅速跟进,对黄蜂号的设计进行了修改,使其完全看齐约克城。  高度的保密与率先打破总吨位限制的做法让英美两国产生了一些战略误判。

    在大巡洋舰的情报方面,美国海军表现出了一种莫名的执着,鉴于中国在重巡洋舰大型化方面的努力,在探查到中国设计了一款16万吨级战舰时,美国的第一反应便是往重型巡洋舰方面考虑。

    而海军内部也恰好有相应的提案。

    受敦刻尔克的启发,海军内部计划建造一款破交用战列巡洋舰,原计划与各国的大巡方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