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冲锋枪和把栓动步枪改短之外,一些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步枪也在研制之中。
比如法国人就搞出了利贝罗勒自动步枪,它没有采用全威力步枪弹,而是使用了一种专门研发的8x35㎜的实验型弹药,是一种早期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全枪空重高达51干克,采用25发弧形弹匣供弹,枪身下安装有两脚架。
在测试中,这型思想超前的武器表现不佳,有效射程不过400,而且故障率奇高,被军方果断打入了冷宫。
而在本国,汉阳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亦各自开发了半自动步枪与对应的枪弹,但最终也都不了了之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弹药通用、射程、成本,还有枪、弹本身的故障和缺陷,都是问题。
想要说服这些人并不容易,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人陆军废驰倒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轻装上阵。
当然,美国人该固执的时候还是很固执的,就比如使用全威力弹的14自动步枪,广受诟病。
后世人人皆知中间威力弹药的好处,而且也确实好,但奈何现在的人们并不相信。
敢迈出第一步的人永远是极少数的。
但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倒还不算是糟糕,主要有五点重要因素。
首先,左念微本身的见识,以及其在军中威望足够,可以让那些将军们坐到桌子上,站到试验场上好好看看,也可以推行到小范围进行实验。
用证据说话永远是处理内部矛盾的第一利器,强压并非是一个好选择,它的局限性很大,而对于以后的影响则难以估量。
这方面的关系有些接近士兵民主,司令部的指令依然是说一不二,但这并不妨碍基层官兵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第二,陆军规模本身也控制的比较好,即便在陆军裁军条约结束之后,陆军的规模也仅是维持在了150万人的规模,同时短期内没有战争计划,对于产线调整并不敏感。
这一点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生产线一改,调整、试产和测试就要花差不多一个季度的时间,而产能恢复又要大半年时间,一条生产线前后要折腾一年时间,耗费的资源也很多,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