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总是有代价的,汉阳兵工厂在火药的研发上一直走在前列。
而他们居然在这款枪弹上使用了三基发射药,这是左念微没有想到的。
三基发射药主要成分是硝酸甘油、硝化棉和硝基胍、其他成分包括凡士林等。 三基药相比于双基药,主要就是增加了硝基胍,其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氮气,从而改善烧蚀问题,还能抑制枪口焰。
而缺点则是加工制造难度较大。
另外,这玩意儿还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臭味,有人将其形容为腌黄貂鱼味,很多民用公司便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带香料的擦枪油。
当然,这些擦枪油都是非标的。
这加工难度就基本给它判了死刑,历史上不是没有人有过这个想法,但实际结果也说明了这种东西在这个时候绝无可能推广到全军,成本和产量都是不可接受的,为了这点性能付出这样的代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左念微觉得由汉阳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组成联合开发团队,对汉一弹和宁三弹进行整合,就以汉一弹为标杆,研发一款合适的弹药就已经很好了。
至于说枪,那就更好办了,左念微已经直接把56-2冲搬上去了,结构上没有难度,木枪托和折叠枪托都要考虑生产,前者对于现在的陆军来说,更符合一些战术动作,而生产工艺上大概率还是选择切削工艺,更加稳妥,如今的冲压工艺也就冲冲冲锋枪了。
不过目前枪弹还没有确定,到时候还要再调整,不过大体上问题不大。
如果弹药进展顺利,今年定型,38年铺产线,39年配备军队开始训练,再花几年功夫研究研究,把枪和编制都进行一些调整。
除了期待自动步枪外,左念微对于邯郸兵工厂的另一件装备也很感兴趣。 不过,当兵工厂的工作人员将它拿出来的时候,除了左念微,其他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和意外的表情。
工作人员将一把枪放在了众人面前,这支枪处在不完全分解的状态,主要零部件非常简单,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整支枪方方正正的,分为上下机匣,截面为长方形,薄钢板冲压成型,以前边的横向铰链为轴,可以上下开合,上下两瓣的枪身则相当的薄,就仿佛是铁皮打出来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