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418章:临界质量(4/5)
    这方面的计算难度倒还不算很难,关键是方向要正确,且要面对较大的计算量。

    理论方向没问题,计算量可以通过人力和机械堆出来,作为列强,大型机械计算机还是有的,更何况还有三台电子管原型机被紧急送到了实验室。  在它们的辅助下,周启午以及他的学生前后忙活了一个多月,经过反复验算与推演,完成了球形高浓度铀在热中子作用下可以稳定自持进行链式反应所需的半径——

    计算结论为九厘米半径,总质量小于六十公斤。

    计算结果大差不差,虽然难度还是很高,但显然是有极大的可行性的。

    众所周知,历史上海森堡把这个数据算错了,得出了54厘米半径的离谱数据,也就是要足足13000公斤的u-235,致使德国方面认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当然,他究竟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那就由人们去想象了。

    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曾经让无数人耗尽心血的数据结论成了公众知识,只要想去找,现代人很容易便能得知——高丰度的球形u-235的临界质量大约为52公斤,高丰度的球形pu-239的临界质量大约为17公斤。

    在这方面,身为穿越者是有少量先天优势的,至少科学家如果算错了临界质量的时候能被立刻纠正。

    从目前的计算结果来说,基本没问题,可以继续进行下面的计划。

    “提炼铀矿石本就不容易,铀二三八不可用,而所能使用的铀二难以与前者分离,其中的投入恐怕非常不乐观。”

    对于此事,周启午仍心有惴惴,忍不住开口提醒到。  只是左念微并不在意,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其中的耗费,也比所有人都清楚这件兵器的意义。

    战术上,身为大国,我们不能没有,否则将国之不国,因为我们没有退路。

    而在战略上,能够率先研制出原子弹本身就意味着国家的强大,要么有美苏那样的强大的综合国力,要么有英法那样的遗产支撑,当然,还有最后一条路,中国那样的前无古人的组织度和主观能动性。

    这一条路不是那么乐观的事情,计算临界质量只是这庞大系统工程中的计算工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