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丢失九架,战车和装甲车丢失十九辆,火炮丢失五百七十七门。”
“缺额这么多?都是什么情况?”
“不清楚,东京财政也不好,不打仗的军队也不常满,军队缺额情况本就严重,有多少减编,有多少空饷,有多少逃亡一时半会儿肯定查不清。”
“不过,潜艇、飞机之类的多半是被叛军偷去了,火炮倒不一定,东京现在的战备仓库管理混乱,偷盗买卖军械军粮非常猖獗。”
“乱也正常,但接手之后就不能再乱了,而且要严禁监守自盗。”左念微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听说近两天有报纸称要将抵抗势力全部抓捕击毙?”
“舆论风向是有点起伏,不过也不必担心,新闻多当之为笑谈,主流报纸还是正常的报道。”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戚殿生皱了皱眉头,“倭人自古以来便是极端的,倭国的民族情绪不能不考虑。”
“大框架还是镇抚并用,但具体如何解决,还是需要细细商讨,遴选一位可靠的人去领导组织指导日本改革。”
镇抚并用的思路肯定是没问题,充分击溃敌组织主力之后,通过约束军纪等方式缓和双方矛盾,使大部分人从自卫者变成“路人”,而对于具有威胁力量的武装实行果决的镇压,这套思路经过长期的检验,无疑是可信的。
但日本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具体下来还是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内容。
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自然是不一样的,虽然其中有大量的列强矛盾制衡的因素存在,但其终究是半殖民地,反抗力量天然的更为强大,也更为独立。
而且,日本在明治前是一个传统且成熟的华夏文明圈内的封建王国,明治后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构建了近代民族的概念,抵抗力度肯定是比较大的。
因此,自然需要选择一位核心代理人,以拓展影响力,至于说到底要搞议会共和,还是君主立宪,则要看具体情况。
天皇在国民宪章之后,权利遭遇了民党的强力约束,神圣性也有所下降,在三十年代后又与军政府结合在一起,影响力的下降之势得到了遏制。
但君主制有着便捷的凝聚人心的优势,它的门槛要低得多,只要宣传到位,君主很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