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董仲舒已经完成了对太学的改革,太学中已设除儒学之外的其他多门学科。”
“而我父皇亦早在二十年前便已在各郡设立学校官,命各郡各县开办学堂,如今太学的改革亦已影响了郡县学堂的教学课程,时机趋于成熟。”
“加之我父皇这一朝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大量出身贫寒之人,如我舅父,不过是骑奴出身,又如前任御史大夫倪宽,幼年家境贫寒,不得不带经而锄。”
“由此可见,百姓间仍有大量人才未被发掘,朝堂上虎父也不乏不学无术的犬子。”
“如今又有石丞相、章御史和韩太常鼎力支持,为给大汉发掘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恐怕不得不废黜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因捐献财产得任官资格者)与察举(地方官府举荐)制度,推行科举制度,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评比,来选拔真正具有治国安民能力的人才。”
“教育察举之事,历来由太常主持,韩太常方才又对这项国策赞不绝口,自非韩太常领衔不可!”
“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话音未落。
韩千秋只觉两眼一黑,整个身体摇摇欲倒。
让他领衔如此改革,无异于将他放在了整个官场的对立面,等同于还是让他去死,区别只在于早死晚死,族人用不用一起死!
君不见景帝时期领衔“削藩诸侯和改革法令”的晁错,在引发的七国之乱中落得了一个怎样的下场?
还有更早时候的商鞅……
殿下,你这口黝黑黝黑的大锅,真是重如泰山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