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长成,少不得路过之人,见这苗长的好,趁无人之际再顺手牵羊,拔了回去。
她看着这一大片地,顿了顿还是道:“其实我听那些商队讲,这南瓜喜好牵藤,最好搭架子,不仅充分利用空间方便其生长,而且还有助于改善通风和采光条件,从而提高产量。”
“可我瞧着,这么大一块地,若是搭架子,需要费功夫不说,待长成时,这一大片太过醒目,在这个时局下,过于惹眼可不是什么好事!”
宋安听罢,不由皱起了眉,“费事倒是不怕,我们现在有的是功夫,可若是遭贼人惦记”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宋喜乐如此说,也是担心这些南瓜长成时遭人觊觎。
就在兄妹两人说话的时候,老宋头背着手踱步过来,“傻站在做什么呢?家去吃饭了。”
宋安见他爹来了,忙将妹妹方才所提之事说与了老宋头。
老宋头一听,想了想道:“那在四周建一些泥巴墙,旁人不就不知道这里头种了什么了,还方便搭架,一举两得,回头我便同族长说这件事去!”
“如此肯定是最安全,只是这般做大家伙又要忙活一阵子!”
“这有什么,这里的作物可关系到大伙今年的生计,再怎么小心也是不为过的,成了先回家吃饭吧!”
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时,宋喜乐没见到小弟,这才想起询问宋成的去向。
小头抬起油汪汪的小脸,开心的道:“小叔,去隔壁村与张秀才读书了!”
宋喜乐恍然,这才想起此事。
提到这杨氏便笑道:“家里事多,原本我与你爹都忘了要送他去私塾,结果你倒好,将他的笔墨纸砚的都给备齐了!”
“你爹一听说,那些东西花了你们一两多银钱,又心疼那些东西不用浪费,第二日便带着你小弟去拜了先生。”
“结果先生的束修花了二两银子,可叫你爹心疼坏了,唉声叹气的好几日!”
因着杨氏的话,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老宋头却是有些发窘,看着笑的没心肺肺的二儿子,恼怒的一脚踢过去。
宋安被老爹踢了一脚,低下头,不敢笑的太过。
“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