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26章 九年义务教育的震撼(2/4)
    他已经颁布诏令,向天下召集经世之才。

    逐级考试实在是来不及。

    等这次攻打完匈奴,再做打算吧。

    朱元璋一脸得意,胡子感觉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我大明的状元都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只会背四书五经。

    从举人开始,就是靠个人能力发挥了,都是肚子里面有真货的良才。

    当然状元不止得有能力,还得有颜值。

    朱元璋想起大明第一次殿试的情景。

    郭翀的文章写的真是好啊,可惜长的丑了点。

    还是吴伯宗好看一些,该当状元。

    赵匡胤看到天幕提到的史上最卷科举是在北宋,忍不住心中得意。

    “我大宋人才何其多!”

    “仅仅一届科举,就好些人在历史留名!”

    他哪里想的到,集合这些人似乎是花光了北宋的气运,直接让北宋人才断代呢。

    “寒门难出贵子就是有信息差。”

    ”寒门为了读书举债,用妻子嫁妆的,比比皆是。”

    “古代早期教育资源被贵族垄断,上学也不是想上就能上。只有王侯、公卿子弟才能上学。”

    “古代纸张技术和印刷技术都不发达,在唐朝,普通平民不吃不喝一个月,也不见得买得起一卷书。”

    李世民看着天幕沉默了。

    虽然科举制度让寒门学子重现曙光,但是笔墨纸砚、书籍的价格都让人望而却步。

    寻常百姓家要是有一卷书,是可以当做传家宝一样的存在。

    而读书不止有这些花费。

    还有请夫子讲学、赶考的费用。

    他想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入仕,任重而道远啊。

    想到这,他不禁叹了口气。

    不过这印刷技术是什么,是跟书籍相关吗?

    李世民来了兴趣,继续看着天幕的评论会不会出现相关内容。

    “古代全国参加科举考试才十几万,现在全国高中生参加高考的人数就有五千万,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古代读书人有质量,现代有数量啊。2023届大学生1158万,研究生1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