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安宁,没有反叛势力,但也从没听说京城不驻军保护的,这不是开玩笑吗?
再说了,就算京城这里不守了,这二十万人带出去,陛下有能力统领吗?这可不是出去溜一圈的事儿,是带着他们离开熟悉的防区,前往一个新的战场。
三大营的三位将军一贯是面和心不和,谁也不服谁,若有一个优秀的将帅,可以协调三者的矛盾,但弘嘉帝?只怕不等到了边关,这三支军队就得彻底成为一盘散沙。
众人对此次御驾亲征的结果越来越悲观,他们陛下对军事一窍不通。甚至有些胆大的人开始在心中阴暗地盼着几位王爷造反了,至少能阻止陛下出去闯祸啊。
几位王爷并不敢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不到生死关头,谁也不想造反谋逆,失败了万劫不复,就算成功了,史书上也会有得位不正的记载,遗臭万年。
赵海齐等一众挨了板子的人尚在家中养伤,朝堂上少了一半人,剩下那些人无论心里如何吐槽,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陛下的决定。
阻止陛下多带兵马,会不会让陛下认为自己有意坑害君主?
最终还是前任镇北将军,步老将军站了出来,“陛下御驾亲征驱逐贼寇,理应多多带兵,但京城守军不可妄动,依臣之见,陛下先率领越州和赵州的十万大军前往西境,如今北境暂时休战,可调集部分镇北军前往西境支援。”
说起来,调镇北军过去支援,比在京城调兵还近一些。
“陛下,臣赞成步老将军的提议,京城需要有人镇守。”兵部左侍郎说道。
其余众臣也纷纷赞成如此。
弘嘉帝也没坚持,应了,长年在战场上的镇北军应该比多年未经大战的北大营更有战斗力吧。
“陛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出征需要准备粮草辎重,请陛下暂缓出兵,着人筹备军需为先。”白舒哲站了出来,趁机劝弘嘉帝延缓出兵,能多拖一天是一天,说不定就能找到云岚的罪证了呢?
右相傅长明也站了出来,“陛下,大军所需粮草众多,且京城与西境气候不同,军服被褥仍需准备,还有药材、兵器、帐篷、战马等等,还请陛下延缓些时日,容老臣与户部、兵部各位同僚筹集粮草,协调军需。”
弘嘉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