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为喜欢财物与大肆聚敛。
李朶宗即位之初,就在任命崔佑甫为相的两天后,诏告天下,停止诸郡府、新罗、渤海岁贡鹰鹞。又隔一天,李朶又诏山南枇杷、江南柑橘每年只许进贡一次以供享宗庙,其余的进贡一律停止。几天后,他连续颁布诏书,宣布废止南方一些地方每年向宫中进贡奴婢和春酒、铜镜、麝香等;禁令天下不得进贡珍禽异兽,甚至规定银器不得加金饰。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他又下令将文单国所献三十二头舞象,放养到荆山林间;对那些专门供应皇帝狩猎的五坊鹰犬更是统统一放归
山林。同时,还裁撤了梨园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需要保留者均归属到太常寺。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他诏令放出宫女百余人。李朶的改作,的确显示出新君登临大宝以后的新气象。
但是,自从因朱泚事变出逃奉天以后,他似乎意识到钱财的重要性,也开始改变了态度。从这时起,他不仅开始喜欢钱财,而且还主动地要求地向他进贡。此外,李朶宗还经常派中使宦官直接向政府各衙门以及地方公开索取,称为“宣索”。贞元年间担任宰相的陆贽,因为拒绝所有来京城办事的官员的礼物,李朶还派人开导他,不要太过清廉,对人家的礼物一律拒绝是不通人情世故,像马鞭、鞋帽之类的小礼物,收受一点也无关紧要。
从禁止地方额外进贡到大肆聚敛钱财,李朶不仅改变了他的财政政策和用人政策,也给他的治国为君之道带来了不良名声。
李朶在位前后施政风格出现的巨大反差和矛盾,一方面说明了这位自幼生于安逸后又饱经乱离的壮年天子的政治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唐帝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面貌。
唐德宗李朶曾在一个叫辛店的地方打猎时,来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李朶问:“百姓们生活的高兴吗?”赵光奇回答说:“不高兴。”
李朶说:“今年庄稼获得了丰收,你们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光奇回答道:“国家的诏令不守信用。前边说的是除两税以外不再有其他徭役,现在除了两税之外的各种强迫收费比两税还要多很多。后来又说这是和籴,实际上是对百姓巧取强夺,而且还不给百姓们钱。开始时说收百姓的粮食由官府到百姓家中收取,现在却强迫百姓们把粮食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