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没有多少行人,还是环卫工人起得早,路上看到好多在打扫卫生的,还有就是早起的大妈大婶赶早市买菜呢。
这回不往西长安大街走了,直接往南出崇文门,沿着崇文外大街一路向南,过了几个街口看到好多人往东边的一条街道走去,看了下路牌,那是东花市大街,那边还有西花市大街了。
王向东以为这两条街道是以卖花草为主的,反正现在时间还早,就拐进去瞧瞧,顺便看看有没有卖早点的,先搞点吃的吧,刚才运动了一回,肚子确实有些饿了。
骑车进去后才知道猜错了,街道两边的商铺大多已经开张,每隔一两家就有卖花的,而且卖的都是假花,纱绢绒布制作的,精美得很。
王向东好奇了,他还第一次看到有卖假花的,还一条街好多的花店,正好看到这家店主在门口摆放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假花,停下车,递上一支烟,就跟店主闲聊起来,不懂就问嘛,不寒碜。
崇文区的花市大街挺有名的,名称由来应该是因为这里是京城绢花的主要制作和销售的聚集地,“天下绢花出京城,京城绢花出花市”,这条街道遍布着制作绒绢纸花的花行、花庄和花局。
花市大街这一带除了绒绢花以外,其它相关的手工艺作坊也遍布在各条小胡同内,比如有“葡萄常”的玻璃葡萄、“四大门”的料器、张记和夏记的绒鸟,都在这一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
京城的爷们都健谈,店主手上忙乎着,嘴里还夸夸其谈,一大早就有客人上门关顾,那不得热情招待啊。
绢花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相传姿容绝美的杨贵妃也有一个小缺陷,她的鬓角处有一点小疤,为了遮住这点瑕疵,就找来鲜花插上,但鲜花容易枯萎,还有花期,后来有宫女就想出了用纱绢丝绸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假花来替代,古代女子精于女红,做出来的假花足以以假乱真,深受宫中贵人的喜爱,从此戴绢花的习俗就流传开来了。
戴绢花在宋朝最是盛行,上至皇帝百官下至贩夫走卒,都喜欢戴花,常见的通草花、罗帛花、珠翠花都不是鲜花,都是人造的花。
《水浒传》里头就有很多描述戴绢花的场景,西门大官人出门肯定得戴上绢花的,蔡庆的绰号叫一枝花,作为牢头和侩子手,官帽上还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