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又去拿了几件过来,这下那人算开了眼。本来想着只有竹编呢,这还有木雕和石刻,个个活灵活现的,就如真的一样。
那人眼睛冒光,可惜他还起不来。大家看他那样也挺累的,让他不要着急,这东西放在这里也跑不了。那人也只能作罢,待行动自如了再谈也不迟。
里正是来说事情的,就招呼周大出去。三丫她们毕竟是女孩子,也都出去忙别的了。屋里只留了大郎几个男孩子在那里,大郎手里也没闲着,他坐在那里不消片刻,一只小麻雀就被编好了。
那人看着他的手翻上翻下一顿操作,看着很容易,过了再想又啥也不会。掌柜的经常说隔行如隔山,真没有说错。
他看的眼热,如果这会儿他要是能动,他绝对会自己也编一个试试。
二郎看他大哥开始干活了,他也不闲着了,他把竹糜子拿出来擦拭,把有毛刺的都打磨光滑,圆的和扁的都分开放。有需要二次处理的放在一起,直接用的放在一起,这些都是细致活,不能毛毛躁躁,有的柔软的不能太使劲劲大了就折了。
三郎还在学习中,一只小蛐蛐,一只小蚂蚱,一只大蚱蜢,小玩意最能看出人的品行,性子急的坐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性子好的坐一天都嫌时间过的快。
终于两刻钟后,那人能动了。大家都感到神奇,他说两刻钟还真准呢!
他慢慢坐起身,活动一下四肢。感觉还行,不是太僵硬。
他想学着做一个试试手,如果能做成回去编一个给芷兰。说不定芷兰一开心,就给他开小灶做好吃的。
大郎看他有心想学,也没有藏私,就教他怎么做怎么弄,他也学了。大郎说的他听了也能听懂,但是就是开不了那个窍,编了几次后,他决定不丢那个人了,可以给大郎买啊!何必自己费那劲了。凭大郎的聪明劲,他说他编至少能编个喜鹊登枝。
拿回去送给芷兰,还不拉拉小手啊!
周大和里正谈完事,里正已经回去了,老头儿现在走路是虎虎生风,感觉自己有用不完的劲。如果周大这单挣到钱,大家就能挣到钱,手头宽裕了就能储备多些粮食。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至少有银钱买粮食吃。别的先不说,先能吃上饭再说。没看周大运气来了,估计他家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