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今天更新的有些晚了,因为今天难得单位组织春游,游山玩水啊!美啊!
里正留下吃饭了,自己家孩子了,吃一顿但也不算啥,何况为啥要给自己的孩子见外。
吃完饭,一家人就开始量油布,尺寸必须多放一点出来,因为还要在边上压土。村子周边有的是竹子,所以村子里的人才会竹编的比较多,周大和大儿子一起去砍了几根竹子,然后劈成两半,做成拱圈状,一头固定在土墙上,一头固定在土墙上,一头插在泥土里,最后由里正在指挥者把油布蒙上,周边挨着地的都压上土,留下一个人出进方便的口,一个简单的暖房就成了。再在上面蒙一层草帘子保暖,必要的时候用来保暖。
村里人会竹编,这门手艺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风行的,大家也没有心思考证,不过日子越过越差倒是真的,症结在哪里似乎也有些明白,不过只是需要有个在后面推动的人。
一顿操作猛如虎,周大家里先把菜籽撒上了。然后他和里正马不停蹄的去帮里正家,搭棚子,由于油布过多,周大就把家里的驴车赶了出来。苏氏和大郎他们几个大点的孩子,负责挑水浇水。种菜挺累的,工序还多,不过想想一斤菜的价钱,顶别人去镇子抗大包两天的工钱可不止,如果扛大包在被欺负不给结账,只管饭的话,那妥妥的挣了大钱了。
几天的忙忙碌碌,村子里的菜陆续都是种上了。蔡老板又送了两次油布,真的该感谢他的,要是让村子里的人自己去买,估计啥也买不到,没有钱,没有怎么去过镇子和府城。柴老板真是帮了大忙了,周大家的蒜黄他也捎走了几桶,没剩多少了。新的蒜黄也种上了,长出来也只是时间问题。两口子勤快,才有那么多的蒜种,所以他家蒜黄一茬又一茬也不怕断了后。
柴老板每次来都合不拢嘴,酒楼每天都爆满,还有人家会叫仆人出来买了菜回去吃,因为蒜黄这个菜,市场上根本没有,想吃的话只能去柴老板家的酒楼去买,仆人如果不早些去还不一定有卖的了。
柴老板只希望小青菜之类的菜赶紧长出来,他要惊艳县城,府城所有的吃货。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青菜小葱小白菜经过施肥浇水,慢慢的冒出了芽尖儿。尤其是小葱长势最快,因为它最适合家里的土肥,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