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还没有走,他那边院子和柴老板的院子都住满了人,不过这些人一般都在屋里不会出来,晚上才会出来活动,一般都是隐在暗处的。
杨掌柜也提前和周大说过了,不过吃食他会提供,周家人只要知道这回事就行了,不用管院子里住着的人。
周大记在心里,也和家里人说,尽量不要靠近两位老板的院子,其他的该怎么还怎么。
苏氏让大丫去告诉她们女子小组的人,交货的话她们会驾着马车去收,让女人们不用来回跑。
村里人都是私下口口相传,大家都谨言慎行,小孩子们也尽量不让出门玩耍了。为了约束小孩子们,里正专门找了老童生,看看能不能让三岁以上的小孩子,去学堂,不希望他们学多少知识,只希望孩子们不会在村里到处乱跑。
老童生是干了一辈子教育的人,如果小孩子都来学堂,学堂的安静就打破了,所以他没有同意,不过他建议可以在一个偏僻些的住户那里,专门建一所幼儿所。这样可以把幼儿都集中在一起,让村里细心的女孩子们帮忙看顾,不过这些女孩子必须识字,不识字的先学会识字了才有资格做这件事。
里正想到识字的人也只有大丫她们姐妹,其他的女孩子基本没有上过学堂,也没有兄弟回家去教她们识字,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不过打骂孩子的现象不多了。
说起大丫姐妹,人家可不是在家里闲着的人,两位老板所要的货里还有她们姐妹做的绣活。如果让她们去带孩子们,估计她们不会同意。
老童生提的建议不错,可是实行起来有些难。首先房子没有,建的房子都是有需要才建,多余的地皮还没有规划。也只能让乡亲们约束好自家孩子了,这件事可不是闹着玩的。里正紧张的要死,随时觉得脑袋不是自己的,而是在手里拿着,人家如果要他就双手奉上。
老童生提的建议可以考虑下,如果小孩子里面有聪明的,还能提前好好教育。
王队长等里正走了以后,他就去和几个族老一起商谈,一定要约束好二队的村民,能不走亲戚的暂时不要走动,必须走动的出门尽量不要说村里的事。一旦泄露了这边的事情引来祸事,那第一个砍头的就是那些嘴巴不牢的人。
王队长还特别交代二队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