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此也是感到非常钦佩。
其实,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压榨女儿补贴儿子。
其中二伯一家就有点过分。
大姑和姑父口中的“老二”就是王可的二伯。
之前堂姐王欢的婚事就有点波折,一开始要的彩礼高。
后来还是堂姐的态度比较坚持,就是相中了现在的堂姐夫,俩人就是看对了眼。
拖了一年,男方家只同意再加两万,又经人说和,二伯才勉强同意这桩婚姻。
这些事,王可还是后来听自己老妈说的,堂姐王欢当时结婚的嫁妆非常寒酸,十几万的彩礼也是一点没回。
这种情况,直接把堂姐的婆家都气得够呛,暗里表示和这种人做亲家真是不幸,以后不能和这种人打交道。
幸好堂姐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反而比较争气贤惠,公婆也比较喜欢她。
嫁过去之后,把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前几个月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重男轻女,在有些封建的人看来也无可厚非吧。
毕竟儿子是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
谚语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不过,就王可来看,他觉得儿子女儿都一样,都是亲生的,没有什么厚此薄彼。
……
后面姑父还调侃了一下自己儿子。
“小敏,最后家里的东西都还是你的,你姐也没有拿走一点,我和你妈挣的钱也都是你的,也没有给你姐一点。”
“所以,礼金是人家娶你姐给的,还是得让你姐自己拿着,我和你妈也不能太偏心,你如果要想,你自己和你姐商量一下吧。”
表弟吴以敏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
“你们都把钱当嫁妆了,让我要,我可开不了这个口,回来我结婚钱不够了,还是找她借点吧!”
一家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哈哈哈……”
随后又说了起了表弟吴以敏的事。
老表比王可小三岁,过了年22岁,高中没上完就辍学不上了。
然后就出去打工,经历和王可的发小王文迪差不多。
没成年就跟着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