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半旬匆匆过去。
北伐的军队,也终于是班师回朝,抵达了应天府。
百姓们张灯结彩,夹道欢迎。
为表重视,朱元璋携一众皇子,不惜出城十里,亲自相迎。
徐达、常遇春二人身披光鲜亮泽的重甲,下马向朱元璋行礼。
“臣徐达/常遇春,叩见陛下!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朱元璋上前,亲自将两位猛将搀扶起来,眼中罕见地多了一抹暖意。
“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
“为大明鞠躬尽瘁,乃是我等福分!”
“行了,走吧!让应天府的百姓们,好好看看咱们大明的大英雄们!”
于是徐达、常遇春二人翻身上马,在亲兵的簇拥下,跟随朱元璋圣驾一道,朝着应天府而去。
至于大军自然是不会跟着进城,人太多了,应天府内挤不下,是以转而去了不远处的军营当中。
即便军营之中,也早已经准备妥当了好酒好肉,专程为这些英雄们接风洗尘。
今日军帐之中虽不禁酒,但却也规定了每人所允许喝的分量。
为避免酒后滋事,甚至还加派了巡逻的卫兵。
而另一边。
徐达、常遇春所率亲兵,进了应天府后。
一路的鲜花怒马,一路的山呼海啸!
看军容如此齐整,见将士如此雄壮,应天府的百姓们眼中,多了一份浓烈、炽热的归属与自豪。
……
忙完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事。
朱元璋拉着这帮淮西派出身的老兄弟们,留在宫中一起吃顿便饭,顺便聚一聚。
说是便饭,也有十一二个菜,冷盘、小食、炒菜、汤菜全端了上来。
摆上一大圆桌,挺丰盛的。
众人吃吃喝喝,彼此又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熟人,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
尤其当说起他们年幼时的经历,众人都不由一脸愤懑。
即便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仍然无法释怀。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啊?”
徐达捏着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