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唯有宫灯的光芒,依然闪耀。
他轻轻叹息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标儿……”朱元璋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一丝期待。
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脚步声,朱元璋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猛地抬起头,望向殿门方向,沉声喝道:“谁?!”
殿门缓缓开启,太子朱标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一身素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父皇,儿臣回来了。”朱标恭敬地行礼。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那个懵懂稚嫩的孩童,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储君。
他缓缓起身,走到朱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标儿,你做得很好。”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他设宴款待勋贵,并非只是简单的拉拢人心,而是要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大明江山的未来,在他手中。
“父皇,儿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朱标谦逊地低下头,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
父皇的认可,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标儿,朕知道你的用心。”朱元璋看着儿子,”
朱元璋深知,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非易事。
而朱标今晚的表现,让他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希望。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王朝,在朱标的带领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标儿,”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大明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朱标心中一震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望着父皇,郑重地点了点头:“父皇,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了,父皇,”朱标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儿臣今日设宴,还有一事想禀告父皇……”“殿下设宴款待淮西勋贵,真是高明之举啊!”朱柏放下手中的密报,赞叹道。
他深知这些勋贵在大明朝堂中的影响力,朱标此举无疑是在维护皇权的权威和稳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