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拒绝张白鹿来呈现。
可以说,田雨和张白鹿在李云龙身上的争夺,完全是两条发展路线的战争。”
……
这篇文章很长。
从田雨、张白鹿、丁伟、李云龙的老丈人之处,都进行了分析。
可以说,把大家看得一愣一愣的。
有些人还特意去查了关于文章中所说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这两件事。
这一看,真的吓了他们一跳。
结合剧情来看,还真有点像。
“小叁到底设了多少隐喻在里面!”
“真是大开眼界了,我就觉得这么好的一部剧,不能毁在最后!”
“简直了,这分析,真是到位!”
……
随着这篇文章的发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起了《亮剑》。
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种观点层出不穷。
大家对《亮剑》最后的情感戏码,再也不说什么了。
要是谁敢说,那就是你没看懂,没有理解编剧的意图。
这多少有点上学时做阅读理解的状态。
不仅如此,有些人还对结尾处李云龙和丁伟的论文做了分析。
其中,李云龙的《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这篇文章固然不错。
但大家看来,李云龙的慷慨激昂和文章内容五五开。
不过,相较于李云龙,丁伟的《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这篇文章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其实,从时长就能看得出来。
李云龙的论文只给了两分钟的戏码。
而丁伟的演讲,给了足足十分钟。
要知道,这部剧可是李云龙是主角啊。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丁伟这篇论文的重要性。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丁伟当年的观点,也的确如此。
如果丁伟在论文中预言的两场仗,真的打起来了,而结果也跟丁伟预料的几乎完全一样。
观众们看了也是很受启发。
“我准备二刷了,看了这么多分析,感觉只看了个热闹,错过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