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本想借此机会给杨老先生留下一个好印象。却没想到,为数本来不多的文学界知名人士,居然有一大半在这里喝茶,下棋看古玩,聊人生。
在这种情况下,拜访三人组当下成为了老先生们的考校对象。结果,这一聊就聊到了下午时分。
几个老人对李云相当满意,别看这小伙子年纪不大,文学上的事知道的真多,甚至还有好多个问题还是李云给出的独家见解。
几个老先生纷纷留了李云的联系方式,并告诉李云,没事的时候多写写诗,练练书法,争取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参加华夏轮值举办的“亚洲古文学友谊赛”活动。
到时候好好给寒蝉国及大和国的土鳖们看一看,什么叫古诗词,什么叫书法,什么叫青年俊杰。
那孔约还把自己的一本《韵书》送给了李云,要知道,酷爱诗词的孔约很喜欢这本书,几个人想借来看几天都不行,现在居然把这本书送给了刚见面的李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回去的路上,杨小辉冲李云竖起了大拇指,佩服地说道:“不愧是宿舍老大,就文学方面,不管真假,居然能和六位老先生打了个平分秋色。小弟心服口服。”
回到学校后,几个人在操场上转了几圈,见有学子陆续到了学校,学校体育馆前已经排了起了长队。
逛得累了,再加上几个臭男人逛街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一路瞄着身材不错的女生回到了宿舍。
宿舍的大婶用不怀好意的眼神冷冷地扫了几人一眼,然后扔出一张纸质版的通知。
通知的内容很简单,随着报到工作进入尾声,学校计划于9月20日举行开学典礼。要求所有学生按时参加。
大家看完通知后,也没有把这通知当一回事,开学典礼嘛,无非是表演个节目,老生发表讲话,新生代表讲话,老师代表讲话,校长讲话。
只要记住日期和班级所在区域,坐次号就好了,当然,记不住也没关系,自己那神秘的辅导员大哥或大姐还不知道在哪个实验室里闭关修炼,到现在也没有见过。
正讨论着呢,李云的电话响了起来,拿起来一看,是本地的陌生号码。接通电话,一个十分有磁性的声音传来:
“请问,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