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充满了更多的好奇。
这座庙宇,庄严而神秘,坐落在被誉为水龙龙脉的什刹海之畔,它是京都最早的皇家敕建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从庙宇四周的环境布局来看,其设计巧妙地蕴含着以水镇火的寓意。
庙的西侧和南侧,什刹海的碧波荡漾,仿佛天然的屏障;山门朝东而开,面向着“紫气东来”的吉祥方位,同时亦顺应着龙脉之势,北面则建有一座亭子,名为“水亭”,象征着水,以此镇压火的烈性。
总之,这座庙宇四周,无论是真实的水,还是以建筑命名的虚设之水,都围绕着镇火的主题。
1300多年来,它就这样屹立在京都,见证了无数的人间繁华与兴衰,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司机师傅一边驾驶着车子在京都的古街道上穿梭,一边兴致勃勃地继续他的讲述。
“民间流传着‘先有火神庙,后有京都城’的说法。”他自豪地说,语气中透露出对这一传说的深信不疑。
火神庙是京都城区现存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专门用于祭祀火神的皇家道观,它不仅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更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从唐太宗李世民在沼泽中建庙的传奇,到忽必烈水困火神的神话,再到明代不解之谜“王恭厂爆炸案”,这些故事都与火德真君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接着说:“说起王恭厂爆炸案,那可真是惊天动地、盖了帽儿了……”他的声音突然压低,似乎在讲述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让人不禁想要追问究竟,而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中的神秘与震撼。
火德真君庙正殿内供奉着南方火德荧惑星君,明《帝京景物略》记载,1626年发生在京都王恭厂火药库附近的离奇大爆炸事件是火德真君“显圣”,给这座古庙罩上一层神秘色彩。
据说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卯时,也就是早晨5点多,火神庙正殿内传出音乐之声,然后一个红球从殿中滚出,腾空而上。
4小时后火神像因地壳运动而晃动,人们以为火神显灵,就在此时,东城传来爆炸声,此次爆炸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
司机师傅降低了车速,总结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