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爸爸,雪人的眼睛和鼻子怎么办呢?还有它的嘴巴,我们要怎么给它做呢?”
钟跃民从口袋里掏出两颗黑色的石子,递给小诗画“姑娘,这个可以用来做雪人的眼睛。至于鼻子嘛,我们可以找根胡萝卜或者小树枝来代替。嘴巴嘛,就简单了,我们用手指轻轻画一条线就好了。”
小诗画接过石子,小心翼翼地按在雪人的脸上,顿时,雪人仿佛有了灵魂,生动了起来。她退后几步,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跑到小海宸那边,帮他一起滚雪球。
不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合力也完成了一个小雪人,虽然比钟跃民堆的大雪人小了很多,但那份成就感却丝毫不少。他们围着两个雪人转圈圈,兴奋地讨论着要给它们起什么名字,还找来树枝和树叶,为雪人装扮上各种“配饰”。
钟跃民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随着雪人的轮廓逐渐清晰,小诗画和小海宸的欢笑声也渐渐平息,他们围坐在雪人旁,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却满是成就感。
钟跃民则在一旁,轻轻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拿起了一张报纸,坐在了院子里的老槐树下。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斑驳地洒在他的身上,为他平添了几分岁月的宁静。钟跃民翻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民日报》的头条,那是国家大事的缩影,也是他作为公民关心的一部分。
但随后,钟跃民的目光被其他报纸吸引,那些曾经千篇一律、脸谱化的报道,如今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看来,时代真的在变。”钟跃民心中暗想。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关注民生,那些曾经被宏大叙事掩盖的个体声音,如今正逐渐浮出水面。
报道中,不仅有国家的发展成就,更有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生活点滴。每一个个体的诉求,都被赋予了更多的重量和关注,它们与国家意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复杂而真实的社会图景。
钟跃民知道,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它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与坚持,是社会的进步与开放。每一个个体的声音,虽然微小,但当它们汇聚成海时,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钟跃民轻轻叹了口气,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