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璀璨、灯红酒绿的港岛,于国栋经过数日没日没夜地忙碌,总算是将手头上繁杂的事务处理完毕。
然而,正当于国栋准备松一口气时,却惊愕地发现自己已然身陷困境之中。
此刻的于国栋正静静地端坐在那张略显陈旧的书桌之前,右手紧握着一支钢笔,在洁白如雪的纸张上划过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痕迹。
只见于国栋眉头紧锁,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道:“就这么寥寥数句空洞无物的话语,又怎么能够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投名状呢?”这句自言自语,不仅是他对于自身能力的一种深刻质疑,更是他对充满未知与变数的未来所产生的深深忧虑之情的真实流露。
于国栋缓缓地拉开书桌的抽屉,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已经微微泛黄的草稿纸。这张看似毫不起眼的草稿纸,实际上却是他无数次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去尝试撰写那份至关重要的“投名状”的有力见证者。
于国栋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暗自思忖道:像这样毫无实质内容可言的几句空话,在那些位高权重、眼光犀利的大佬们眼中,恐怕就连一片轻飘飘的鸿毛都比不上吧!
正在此时,于国栋的视线不经意间扫过了悬挂在墙壁上的那幅年代久远的旧照片。那是一张包氏家族的全家福合影,照片里的包老爷子面带和蔼可亲的微笑,站在人群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在他身后,则是一座刚刚竣工落成的宏伟建筑——兆龙饭店的精致模型。
这座饭店象征着包氏家族在商业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崇高地位,也让于国栋不禁心生向往和羡慕之情。
就在此时,于国栋心头忽地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将他的思绪瞬间拉回到了那段风起云涌的 1980 年岁月之中。
遥想当时的包家,那可真是风头无两啊!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精准地把握住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毅然决然地与中国第六机械工业部以及中国外贸部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出了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之中,它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之后诞生的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更成为了众多后继者们难以企及的巍峨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