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卧铺,李青侠坐着很舒服。
中铺上铺的人衣著都比他鲜得体,带的都是旅行包,一个个说着普通话,吃饭睡觉都很注意。
然后看着李青侠,虽然没问,但一个个目光里都带着探究、不解。
毕竟这年头,能买得起卧铺的农民真不多——而李青侠这标准的农民打扮,让他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但李青侠仿佛全然不觉,该吃吃该睡睡。中间餐车服务员送餐过来,他还买了一份尝一尝,不过吃完后就说不好吃。
虽然这钱放在县城可以吃两份拌面了,但李青侠清楚火车上啥东西都贵,也没说啥。
自己有钱,露在外面的钱不少,但好在这时候卧铺管的还挺严,查票严,也没闲杂人等在这里晃悠,这让李青侠放了心。
毕竟自己一个人来回,带着不少的钱,还有一些东西。想想要在硬座的话,搞不好真会被偷。
现在觉得小儿子买了硬卧还真不错,舒服。
他自己这两年逮鱼攒下来的钱其实也想着补贴一下儿女。
但就目前来看,大儿子家底在队里数一数二,二儿子是工人,虽然可能钱比老大紧张一点儿,但也应该够了。小霞两口子肯定也不缺钱,陈兴邦是个聪明人,会赚钱。
至于李龙,那别说队里,就是全县也能数得着,根本不需要他担心。
这钱没了花处,他对钱看着也就淡了。
能用手头这钱办点管用的大事,那就值了。
三天后,李青侠神清气爽的下车,出站。他年轻时有两膀子力气,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劳作是没停的,天天下网逮鱼也是活动,因此提那点东西根本不算啥。
火车站外挺热闹,有卖东西的叫嚷着,有推着三轮车帮拉东西的,还有人扛着扁担想帮着挑东西的。
也有要钱的。
李青侠提着东西小心翼翼的走出这些人群,步行前往汽车站。
下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他打算问清楚回去的车票情况,然后再看是住下来还是坐车走。
汽车站距离火车站不是特别远,有不到一公里的地儿,李青侠走走停停,不时还擦一下汗。
这老家的气候和北疆就是不一样,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