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大族,为我徐州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他又将目光投向陈登,言辞犀利地说道:“陈公子,你虽足智多谋,但此时一味求稳,恐会误了大事。战机稍纵即逝,若等到山越与王朗两败俱伤,届时说不定会有其他势力插手,我徐州再想从中获利,可就难了。”
说罢,曹豹微微抱拳,等待着陈登父子的回应,同时也期待着陶谦能采纳自己的建议。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的目光在曹豹、陈登父子以及陶谦之间来回流转,都在等待着这场争论的进一步发展,想看看陶谦最终会如何决断。
在徐州的权力格局中,陶应原本在与兄长陶商的竞争中,处境并不占优。陶商凭借着世家大族的支持,在徐州的势力错综复杂,根基深厚。而陶应虽有臧霸、孙观等军方将领的拥护,可在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方面,远远不及陶商。
然而,陈登父子这突如其来的表态,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微妙平衡。他们虽未明确表示从此效忠于陶应,但仅仅是对陶应观点的支持,便让陶商的拥趸们如临大敌。在他们看来,陈登父子在徐州世家大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的选择,极有可能带动更多世家大族的倾向。这也让众人不禁暗自揣测,究竟从何时起,陈登父子开始倾向于陶应?他们与陶应之间,是否早已达成了某种不为人知的默契?
陶应听到陈登父子的支持,心中暗自窃喜,表面上却仍努力保持着镇定。他微微整了整衣衫,再次向前迈出一步,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诸位,我并非是畏惧山越,也并非不想出兵相助王朗。只是,此时出兵,实非明智之举。山越在吴郡盘踞已久,对当地的地形、民情了如指掌。我徐州军队若贸然前往,人生地不熟,必将陷入被动。”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了一圈厅内众人,接着说道:“王朗虽占据吴郡半壁,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仍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山越想要短时间内将其击败,也并非易事。这期间,双方必定会相互消耗,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徐州再出兵。那时,我军以逸待劳,不仅能轻松击败山越,还能顺势掌控吴郡,此乃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而且,”陶应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徐州若此时出兵,即便能击败山越,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