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发兵呢?更何况一群乌合之众怎么可能让辽军大败而归,这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乱语!再说,仅仅因为一个尚未确定的线报便草率出兵,到底是黑虎岭重要还是皇城更为重要?”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朝堂上紧张的气氛。
龙椅上赵应面色阴晴不定,下方的李高眼神闪烁,朝着身旁的几位文臣暗暗使了个眼色。几位文臣心领神会,向前迈出一步,齐声说道:“皇上三思!臣复议!”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在朝堂上回荡。
面对丞相李高和几位文臣的质疑,赵应沉默了许久,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之色。他缓缓站起身来,双手紧紧扶着桌子边缘,语气沉重地回应道:“众位将军,朕深知你们对大宋安全的忧虑,但目前朝廷兵力匮乏,实在难以抽调出足够的大军支援你。”说完,无奈地挥了挥手,示意林将军暂且退下。
林将军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还是遵命退下了。
赵应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丞相李高,沉声道:“丞相,如今形势危急,你可有何良策?”
李高拱手道:“皇上,依微臣之见,当务之急是派使者前往大辽议和。同时,加强皇城防御,以防万一。”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压抑。群臣们面色凝重,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他们无法接受朝廷提出的议和建议,认为这是对大宋尊严的侮辱。
石将军挺身而出,他高大威猛的身躯充满了威严。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朝堂中央,高声喊道:“皇上!万万不可议和!”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整个宫殿。
赵应的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看着下方言辞恳切的众臣,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无奈。他明白如今的时局艰难,但议和或许是稳住江山的权宜之计。然而,面对群臣的反对声浪,他感到左右为难。
石将军双手抱拳,神情激动地继续说道:“皇上,此时此刻议和,无异于将我大宋的尊严践踏在脚下!我们应该奋起抵抗,保卫大宋的国土和子民!”他的话语慷慨激昂,充满了激情和决心,引得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赵应站起身来,缓缓地走到朝堂前方。他环视四周,目光停留在每一个大臣身上,然后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朕亦知议和并非良策,但当下局势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