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辐射!辐射! > 第10章 辐射!辐射!(1/3)
    《辐射》的世界与艾伯特前世所生活的世界非常相似,但时间线从二战后开始走向了分叉。

    在艾伯特前世的世界中,计算机技术成为战后重要的发展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迎来了巨大的飞跃。这最终导致了个人电脑、互联网,当然还有智能手机等等的第三产业科技的诞生。

    但在《辐射》的世界中,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技术从未真正流行起来。相反,辐射世界的人们沉迷于模拟现实技术和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科幻想象,出于某种原因,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但这种审美观念仍然存在,并在21世纪一直持续下去,创造出一种复古未来主义的氛围。

    《辐射》的故事真正的开始是在一个多世纪后,2050年,全球化石燃料供应几近枯竭。

    由于资源短缺的原因,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系列的争执和冲突,当时的几个超级大国相继被卷入其中。

    美联邦高层预见到这些战争可能带来的升级和灾难,于是在2054年颁布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应急计划——“行动:安全屋”法案。

    他们委托名为避难所科技的公司创建了一些可以承受核爆炸的地下掩体。这些称为避难所的122个自给自足的设施号称可以容纳最多一千人,长达上百年的正常运转。

    就命名而言,这些避难所似乎是用来拯救面临核威胁的人民,但事实上,避难所根本就不是被设计来解救美联盟人民的。

    在2077年,美联邦人口几乎有4亿,这需要将近四十万个像13号避难所那样规模的避难所才足够容纳。但那样的避难所只建造了122个。在这122个避难所之中,只有17所是在实验控制之外的,也就是说只有这17所避难所是有条件让公众正常生存的,而其他的则是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实验,被用来观察少数的被选中居民。

    这些社会实验从相对平凡(例如让具有极其多元文化的人居住在一个避难所中),到绝对疯狂(让一些名为基里安的男子的克隆体居住在一个避难所中)不等。除了那17个正常的避难所外,其它的每个避难所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

    建造这些避难所真正的原因是看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们如何面对孤独,以及他们在避难所打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