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清代《广西通志》
“绒布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周去非《岭外代答》
壮锦:
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壮族的东西。首先介绍一下壮族。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在古代,他们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从宋代起,才改称为僮,又改称为壮。
那么壮锦呢?壮锦的壮文译为baw iz fax,意思是“天纹之页”。据传,壮锦起源于宋代,其蕴含的深厚独特民族文化,与承载的文化让其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齐名, 共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传统的壮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于制做被面、褥面、背带心、背包、挂包、围裙等。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常见图案有方格纹、字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
(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艺术品。壮锦又称“僮锦”、“绒花被”,较厚实。)
括号内容摘自文章《壮锦——承蜀锦之源 展壮家之魂》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发表的一篇文章。
时间:2019-09-01 02:53
来源:南宁市 百色市 来宾市
作者:南宁市 百色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