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娘生得貌美但不怎么爱笑,还时常掐腰和他们争执,今日一见这笑容,都呆了呆。
难怪有人千金博一笑,真值!
闻昭也愣了一瞬,三年没见,感觉长嫂好像哪里不太一样,跟回忆里的形象有些对不上。
看来这三年在外辛苦,还是改变了不少。
顾蓁上前拉着闻昭打量:“高了,瘦了,模样也变了,在临安过得可还好?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
“都好,劳长嫂挂念,”闻昭难掩归家的喜悦,而且他还有个消息要告知,“长嫂,我乡试中了,第一名!”
乡试也不在清河镇举行,闻昭是考完试才回来的,如果没取得成绩,他没脸见长嫂,也无颜继续读书,还不如和长嫂一起开铺子做生意。
顾蓁早知这结果,但还是很高兴,她有一种在买股的感觉,难怪那些老爷乡绅,这么喜欢找读书人做女婿。
这是普通老百姓翻身的唯一机会,家里有个当官的,干什么不方便?
不等她表达开心,旁边的客人都坐不住了,个个起来给闻昭作揖。
“失敬失敬,原来是解元公!”
“了不得了,顾东家你可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顾蓁很高兴,大手一挥,今日全场消费由顾娘子买单!
众人的道喜声更是真诚了三分,时候也不早,顾蓁没再接待客人,和闻昭一起收拾了摊子,打算早些归家去。
“长嫂,我来,你歇着。”闻昭接过那担子,“我长大了,可以帮你做事,我抄书作画为人注释文章都能赚钱,日后你不必如此辛苦。”
顾蓁看他清瘦但有力,便放心将担子担在他肩头。
目光落在闻昭手上,发现他的手虽然修长好看,却有些粗糙,不免问道:“在临安经常做活计吗?我记得你走时,我买了一个书童给你。”
说起来原主对这个弟弟也算不错,毕竟在押注,肯定要付出些东西,除了每年的束修,她还买了个小厮,就是为了让闻昭安心读书。
闻昭笑笑,到了临安才知道什么叫繁华,也领略了生活艰难,在书院读书,只有束修可不够。
既要生活费,也要住宿费,还要给书童发月银,也要养活他的吃喝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