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酒过三巡,寒暄已过,就进入正题。
卫渊道:“久闻莱城富庶,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初治地方,还有很多事看不懂,想向王大人请教。”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卫渊道:“我有两问。一是城中人似是比户藉所载要多得多,不知从何而来。其二,城内许多设施年久失修,以莱城富裕,应该不至于无力修缮才对。”
王端呵呵一笑,道:“卫大人这是考校下官来着。首先说人,莱城现在在册户数十八万九千,实际恐怕多了一倍不止。但是多出来这些人不在官册上,而是在各高门大户的私册上。”
卫渊若有所思:“是因为户税?”
“正是。”
西晋有户税,也即是俗称人头税,以登记在册的户为基础缴交,所以自古以来一向有人茂则税足的说法。
卫渊一路细问,王端倒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城中众多人口为了免交户税,选择把自己卖给了大户人家,变成不在册的奴仆。而城中大户不是姓许就是姓吕,这两姓就占了八成,其它一成多则是李、徐、宝等。非是豪门的大户加起来还不到半成。
此时酒到微醺,王端话就说得深入了些,道:“卫大人,你刚才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莱城看着富裕,实际上库房空虚,哪有钱修缮街区?我这里每年的岁入银子,您知道有多少是来自大户吗?”
王端也不需要卫渊猜,说话间就伸出一根手指。
卫渊大为震惊,道:“一成?”
王端点头:“只有一成!而且这一成中,大部分还是从七姓之外的本地豪富手中收上来的。在册那十八万户,贡献了九成税银。”
“若是不计税银,只看收入呢?”
王端笑笑,道:“卫大人又在考校我了,此事都无须胥吏细查,稍微看一下就能知道,论收入的话,这个比例得倒过来了,恐怕还不止。”
“也就是说,普通百姓用一成收入,交着九成的税?”
“普天之下,皆是如此。”
卫渊笑道:“我看几处大宅所在街区相当齐整干净,修缮费用不会都用在那里了吧?”
“卫大人说的是上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