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两宋传奇 > 第78章 灵州春晓(2/17)
窑烧炼巨大无比的青铜斧。那时,峡口山一带没有铜铁,只好从远方运来铁石,在窑中烧炼。经过七日七夜的烧炼,终于炼成—把青铜斧。那斧被磨得削石如泥,不几日,就砍去了大半个山头。快劈到山腰时,突然冒出了一股青烟,铜斧不翼而飞,但见那空中闪出一员天将,手持青铜斧,听得‘咔嚓’一声,像是打雷,又是‘轰隆’一声炸响,山崩地裂,裂出一道缝来,洪水顺着裂开的口子奔流而下。从此,平息了水患,大片的土地露了出来,形成了平原。大禹看到滚滚而流的黄河水哈哈大笑。此地到了大唐便叫做青铜峡。你们宋朝人多年以来只顾在中原逐鹿,哪里会知道西北的事情。”听了这话,众人将信将疑,笑了笑。

    张明远等人自然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但大禹具体到过哪里,却不得而知。黄河有上中下游三个地方,大禹就算上古大神,也要费些气力,一段一段的治水。那大首领又引众穿过寺庙大殿,来到后山坡,但见一个巨大山坡映入眼帘,从上到下,有密密麻麻的小塔,令人眼花缭乱。只见那平面圆形,下大上小,略似古钟的小塔,如竹笋一般拔地而起。

    众人惊叹不已,眼前一座座小塔的塔林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十二级,由下至上一层层逐渐收缩并抬高,整体形状呈等腰三角形。众人近前,仔细去瞧,塔群中最上面一座形体较大,塔基呈方形,为过洞式喇嘛塔,面东壁有龛门。第二到第十二层均为实心喇嘛塔。这些密密麻麻小塔的塔体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层塔身覆钵式,第二到第四层为八角鼓腹锥顶状,第五到第六层呈葫芦状,第七到第十二层呈宝瓶状。

    张叔夜见张明远和费无极、种浩、种溪看得入迷,便问道:“我出个题目,你们四人抢答一番如何?”四人齐声答应,点了点头。张叔夜便笑道:“你们快数数看,一共多少座小塔。”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便各自分工,张明远去一、二、三层,费无极去四、五、六层,种浩到七、八、九层,种溪便在十、十一、十二层。

    不等他们气喘吁吁数完归来说话,张叔夜便笑道:“沈括曾在《梦溪笔谈》有隙积术(今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传世,既然眼前十二级平台,每层塔数均不少于上一层塔数,已知这其中十层的塔数符合隙积术算法,你们何必还要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