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如今收弟子了,后生可畏。如若你们师父师叔还在,也欣慰之至了。”说话间泪光点点,张明远等人安慰再三。
童贯见种师道如此,又见张明远等人如此,便打圆场道:“你们不必如此,太平先生羽化登仙之事,本官也知道了。当年心里不是滋味,他教书育人,博得皇上赏识。太学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太平先生的弟子,皆是才华横溢,才高八斗。这张明远和费无极便是出类拔萃,无出其右。如今皇上要建不世之功,我等皆是皇上的臣民,敢不尽忠报国?蔡大人家父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皇上体恤怜悯故而让他归园田居,此乃皇恩浩荡。皇上远在东京,等着我等胜利凯旋。如若辜负皇恩,便差强人意。诸位意下如何?”
种师道叹道:“此番北伐,非同小可。童大人,还望三思。”蔡攸见童贯一脸不悦,便打圆场,道:“老种将军不必如此,既然圣意难违,做臣子的就要识抬举。抗旨不遵可是不可取的。”
童贯道:“老种将军,你听听看,蔡大人所言极是。如今伐辽消息,人尽皆知。还是按圣上的‘伐辽三策’行事,必无差错。”
张明远道:“我看免不了一场大战。”费无极道:“不,应该是一场恶战。”
子午道:“师父、师叔,此话怎讲?”余下道:“师兄真笨,这还不明白么?再简单不过了。”
武连道:“耶律淳必定会殊死搏斗,毕竟辽国视之为灭顶之灾,如何不竭尽全力,誓死抵抗。”
普安道:“耶律大石和萧干,可是拥戴耶律淳的左膀右臂,他们必定会冲锋陷阵,负隅顽抗。”
宇文虚中道:“拿下幽州城,乃是此番我大军,志在必得之事。且不管契丹人如何,我大宋要下定决心才是。”听了这话,张明远等人皆佩服开来,都点了点头,豪情万丈。
童贯寻思道:“老夫素知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此番要协助种师道,意欲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如若利用他们的这番心意,来对付蔡攸,再好不过。也用蔡攸羞辱一番种师道等人也未为不可,如此一举两得,岂不妙哉。”想到这里笑道:“你们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蔡大人到来,便是一臂之力,我等必会马到成功。”蔡攸趾高气昂,似笑非笑之际,抬起手,双手握拳,向左上方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