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其中还不都是种有机菜的,咱结合体内部的大棚数量刚刚突破二十几个,扩充规模难度很大,不少农户也很看好大棚种植,但苦于没有本钱,又不敢冒险,因此要建成基地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几万块钱也不是小钱,咱农民靠种地,年景好也剩不了几个钱,年景不好,一年就白干了,家里有点积蓄,哪舍得一下投入几万块呢!”
不过村里的大棚多是以外来投资者为主,带动了村里的大棚经济,其所建大棚数也快二十座,本村人占比很小,而熊迹绣一个人就投了十座。
原本加盟的人越多,对种植户是件好事,作为基地化经营也是个促进,但有几个结合体成员不乐意了,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影响。
在初寒妞,有机大棚种植扩张是头等大事,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大展宏图,本村的村民多无斥资能力,就要对外招商,而那些自愿加入的投资者,持欢迎态度还不够,哪能有排斥心理呢?
在这点上,所表现的就是人的私心杂念,农民的小民意识变得不可侵犯,但他们只能在私下嘀咕,不敢当着初寒妞的面明说。
随着温淑芬的加入,这种担忧心理越发强烈,他们撺掇张与冉跟初寒妞反映,希望她能维持现状,不要再拉人入伙。
受人唆使,张与冉也听信了那几个人的偏执想法,找到初寒妞:”寒妞,咱结合体有几个人让我找你说个事?”
初寒妞:”张叔,有啥事就说,怎么还抹不开似的?”
张与冉:”他们的意思是,咱结合体成员不要再增加了?”
初寒妞:”啥原因?”
张与冉:”他们担心,加入的人多了,种出的菜多了不好卖不说,还卖不上价钱,物以稀为贵嘛?”
听此,初寒妞开心地笑了,笑得张与冉直发毛。
张与冉:”你不是这么想的,你家也有两个大棚?”
初寒妞:”确实存在多了不好卖、也卖不上价的问题,但事情不能那么直观地看。你以为少了就可以卖高价吗?不是。之前我没种有机蔬菜时,有谁知道咱后山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二十多个有机蔬菜大棚,我们卖到镇里和阳滨市,甚至于大型超市都有售,如果没有量上的优势,吃到的人也不会多,那我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