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家。
只有李雨微,出门的时候还跟刘氏吵了一架,都跳起来骂对方,张翠芬和王菊心里直夸她们演技好。
什么演技?老娘本色出演!
路过的几个大娘,都是村里最嘴碎的,狗经过她们视线都被讨论祖宗三代那种人。
“呦,刘大姐,再穷也不能让儿媳妇回家打秋风啊。”
“就是啊,给龙尾村留点脸面吧。”
周大娘记恨李雨微挖树,越说越难听。
“哦,还有脸面啊,那看来你们家富裕啊?走,苏西,拿篮子,去周大娘家借粮食去。”
“诶,好咧娘!”
“去我家借粮?跟你很熟悉吗?”周大娘跑出了残影。她的老闺蜜们也迅速离开。
刘氏和苏西,挎着篮子,一路上都跟人说,周大娘家富裕,接粮食去,回头再挨家挨户借,让他们先别出门。
什么?这年头确实穷得不用掩饰,但是让村里人在家等着自己上门借粮的,前世今生都头一遭见识!
刘氏要满村借粮的消息,顷刻传遍了村里二十多户人家,许多原本已经开了大门,都以雷电速度关上了。
刘氏带着苏西扫荡了整个村子,只有三家借给了她。
一家是苏三和的堂弟苏四和家,他们家也是男子都上战场了,但家里好歹还有十五岁以下的几个孙子能干活,见三嫂刘氏这样难,给了一袋子他们晒的菜干。
省着点,也能吃好几天的。
第二家,是跟刘氏关系好的黄大娘家,夫家也姓苏,是苏三和的堂哥苏二和。
他们家也是几个半大小子,家里养了不少鸡,给十三只鸡蛋。
第三家,就是村长家了,作为村长,他很清楚苏家的情况,让儿媳妇装了些冬笋、野菜干、两斤粗粮。
在大家都吃不饱的情况下,算是很大的人情了。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刘氏按照李雨微说的,把人情都记下来。
李雨微这边,先去一趟镇子上,直奔平安街。
“李大师,你可算来了。”莫大爷坐在她之前的摊位上,见她来了,连忙起身。
“哈哈,莫大爷,你儿子回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