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是鱼肉。拿到镇上和县城去卖,应该能挣到银子的。
我想这样,你们每家出两个人过来我家帮忙做杀鱼、剁肉,我二嫂王菊负责最后工序。我大嫂翠芬负责往外卖。
鱼就从村民手里买,他们钓鱼也能挣到银子,这样全村人都能参与进来。
每次出去送货,你们每家派两个人护送。
干活的人每日记工钱,挣的银子,苏家分一半,你们三家平分另一半。
但是要护好方子,别让外人学了去。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这样是好,我们干活没问题,多来几个人都行。但是要怎么卖出去,我们都不懂。”
“弟妹,我也不懂怎么卖。”张翠芬实话实说。
“大嫂放心,我明日陪你走一趟。”李雨微自然是记得肖家是做酒楼生意的。
“好,这价格怎么定?”
“等去了酒楼看看行情再说。”
一夜无话,三家人中,许多人失眠,能搞事的李雨微又搞事了,这次还带上了他们,兴奋、高兴,设想了许多种可能,最后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第二日早上,在张翠芬的召集下,想学武的都到了晒谷场上。
有些人是真心想学本事,有些人是看热闹,反正,老老少少都来了。
张翠芬把腿脚不便的老人劝退,五岁以下的孩童劝退,晒谷场上还留下了七八十人。
这队伍就庞大了。
张翠芬带着上了年龄的人练八段锦。
李雨微带着年轻人练刀法。
这些留下的人,倒是真心想学,都学得很认真。
结束练功后,李雨微戴上帷帽,张翠芬奇怪地问:“弟妹,你怎么这身打扮,又没有出太阳。啊,不会是又去剿匪什么的?”
“哈哈,大嫂,你有所不知,我们今日去拜访的贵人,不认识我的真容,只认识这样的我。”
“哈哈哈,不识庐山真面目啊。”
“嘿,大嫂还会吟诗啊?”
“别打趣我了,还有多久到?等下鱼丸要凉了。”
“在外面不能说鱼丸,要说雪团子。”
“雪团子,诶,好听。”
肖家,肖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