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值得千里送回京。
宇文靖眼睛里都是期待:“小喜子,呈上来给朕尝尝。”
岳晖把专门给皇帝准备的一个专用食盒递到小喜子手里。
“公公,这是烤的,这是蒸的,皆是剥皮即可食用。这是炸的。这包是红薯干,做零嘴。”
小喜子知道皇帝心里期待,连忙谢过岳晖就呈上高台。
曹秉文伸手拿了条烤红薯。
“岳晖啊,这烤红薯,老夫吃不够,你回头再给我送点啊。”
“好的,小婿回头送五十斤去。”
宇文靖看小喜子试吃之后,他再也忍不住大快朵颐起来。
“嗯,岳爱卿,好吃啊,真好吃,朕喜欢!”
“皇上喜欢就好,微臣已经备了一马车,在宫门口候着呢。”
“小喜子,快,带人去把岳爱卿带来的红薯,都搬到朕的小厨房去。”
众臣看到这里,纷纷向岳晖讨要。
岳晖也不计较,让他们随便吃。
肃穆的朝堂顿时变成了红薯品鉴会。
宇文靖打了个饱嗝。
“岳爱卿,苏北辰奏折上说,此物,亩产一千二百斤,可是实情?”
“回禀皇上,在漠城,红薯确实亩产一千二百斤。苏城主心怀百姓,命微臣送秧苗回来,请求推广。”
什么?亩产一千二百斤?朝臣们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稻谷和小麦才亩产二百到四百斤,这个土疙瘩亩产一千二百斤?
怎么可能?
不少人开始掏耳朵。
宇文靖问:“岳爱卿,这么说,漠城百姓如今丰收了,生活好起来了?”
“回禀皇上,从这一季开始,漠城百姓能填饱肚子了,但生活还相对困难。”
岳晖自然是听出皇帝的话外之音,他想征税!
宇文靖闻言,便转移了话题:“派你和苏北辰去漠城真是明智之举,竟然折腾出如此高产的作物。那秧苗,在何处?”
“回禀皇上,也在宫外候着呢,可种十亩地。”
“好,朕记着你们的大功。你呀,先教会大司农种植再回漠城。”
他转头对曹秉文说:“曹